仲彦主编杂志《老司城》2016年春季号作品欣赏:
圣地老司城之
司城传说(三章)
白果
金鱼塘
从老司城往永顺县城去,经博射坪,要翻过云雾缭绕的高峰坡。高峰坡的山坳里藏着个小村庄,庄前有一口由四季不干的窝坑田衍变成的山塘,担水的村民和过往的行人,时常见到一群金鱼在塘中嬉戏,人们约定俗成,称这个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为金鱼塘。
金鱼塘距离老司城不过十里山路,是外人进入老司城的道口和关卡,也是从前溪州土司出入太乙池、月漾池、观猎台、猛洞别墅和上溪州的必经之路。金鱼塘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凡是路过此地的人,无不惊叹这块风水宝地,高山之巅竟有如此丰沛的水源,为金鱼塘注入活力。追本溯源,这其中却与溪州第二十七代土司彭翼南有关。
彭翼南,字晋卿,号北江,生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为开创溪州土司王朝八百年基业的彭士愁后裔。彭翼南受其家庭影响,自幼一面读书,一面习武,造就成文武兼能的一代英雄。嘉靖三十三年(1554),父亲病死,十八岁的彭翼南承袭永顺宣慰使职。时东南沿海倭患频繁,明王朝下达征调湖广土兵平倭谕旨,彭翼南积极响应。出征前,他严格挑选官兵,继之以严格的军事训练,组成塔式冲锋队形,前列阵亡,逐列进补,进退自如,攻守兼备,势不可挡。这年冬天出征,彭翼南带领土兵三千,作为前军,其祖父彭明辅带领土兵二千尾随,远涉三千余里,奔赴东南沿海抗倭前线。次年正月,彭翼南率领的土兵与广西瓦氏夫人率领的俍兵协同作战,全歼盘据在集胜墩的数百名倭寇。四月,又在江苏常熟三大浦抗倭战役中斩获倭寇二百八十余众。倭寇因连遭土兵沉重打击,尤其慑于永顺土兵钩镰枪的威力,不敢与土兵正面交锋,便四面设伏,负隅顽抗。土兵求胜心切,轻入新场敌阵,永顺土兵将领田甾、田丰、保靖土兵将领彭翅等遭倭寇伏击,捐躯疆场。五月,倭寇五千余人,大举侵犯嘉兴。总督张经指挥保靖土兵在无锡石塘湾击败倭寇。倭窜平望,彭翼南率领土兵在中途截击,迫使倭寇退回嘉兴北面的王江泾地区。永、保土兵和广西俍兵四面合围,彭翼南等将领身先士卒,南北夹击,歼倭寇一千九百余众。明史誉称“东南第一战功”。嘉靖三十五年八月,彭翼南所率土兵与保靖、容美土兵再次应征平倭,歼通倭海盗徐海于沈家庄。在江浙沿海为患三年之久的倭寇至此基本肃清。彭翼南率领土兵参战,对扭转明王朝抗倭屡战屡败的局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明朝的军队乃至清代曾国藩的湘军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战后,明嘉靖王朝敕赐彭翼南三品服,授为昭毅将军。嘉靖四十四年,彭以献大木有功,晋升为右布政使。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彭翼南因病卒于老司城,享年三十一岁。
这段见诸于正史的记述,没有说明彭翼南是因何病而卒于老司城的,多多少少存在一点遗憾,留给人们一个有待揭开的谜底。其实,有传说称,彭翼南是因中了倭寇暗箭毒害而不治身亡的。彭翼南中毒之后,明朝皇帝曾派御医为其疗伤。东海龙王感其德,亦派医术高超的金鱼神带着玉露琼浆,千里迢迢来到老司城,倾其所有,尽其所能,侍奉左右,寸步不离。无奈彭翼南中毒太深,御医和金鱼神都无力回天。彭翼南英年早逝之后,金鱼神奉命留在溪州,继续为土司和众百姓造福。金鱼神见山民缺水,生活困难,便在高峰坡上抛洒琼浆玉露,顿时化成太乙池、月漾池和金鱼塘。山民有了山泉灌溉,从此风调雨顺,鼓腹含哺,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日子。
时过境迁,末代土司白鼻子无道,不仅行使惨绝人寰的初夜权,还将太乙池、月漾池和金鱼塘都据为己有,老百姓冤声载道,苦不堪言,金鱼神一气之下飞回了东海龙宫。
光阴荏苒,池塘依旧。永顺县志上记载的太乙池如今叫高峰湖,月漾池也改名雨联水库,观猎台和金鱼塘还叫原来的名字,猛洞别墅和上溪州分别称永顺县城和龙山县。世世代代居住在老司城外高峰坡一带的土家人民都盼望着金鱼神快快回来,为山民赐福纳吉。有人说金鱼神今天就回来,有人说金鱼神明天才回来,也有人说等到老司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金鱼神就一定会回来。
钓鱼台
从老司城沿灵溪河上行,二十里的水路便到了永顺县吊井乡。
吊井乡地处永(顺)张(家界)公路和桑(植)永(顺)公路交汇点,距离永顺县城也不过二十里的陆路。在永顺县三十个乡镇中,吊井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也不算多,但境内景色怡人、物产丰饶,有土司“御花园”和溪州“鱼米乡”之称。
壬辰之夏,我因工作之需,来到吊井乡常驻,真正品尝到花园的惬意和鱼米的滋味,耳濡目染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说。
吊井乡俗称吊井岩,其地名的来历自然与统领溪州八百年的土司王朝有关。末代土司白鼻子原来定都在老司城里,后来迁都至三十里外的新司城。吊井岩正处在老司城和新司城的中轴连接点上,白鼻子经常带着王后和宫女去吊井岩游山玩水。
一天,艳阳高照,和风徐徐,猛洞河水波不兴。白鼻子又带着王后和众人来吊井岩游玩,侍从还不忘把钓鱼器具统统带上,好让白鼻子过把钓瘾。
钓鱼台背倚河岸,三面临水,为四米见方的一块巨石,相传是女娲娘娘补天时遗留下来的五彩石。白鼻子端坐在钓鱼台上,不到半个时辰,便钓到了十多尾肥美的蛇花鱼。身旁的王后喜出望外,便指使众人支起锅灶,就着河水煮起了河鱼。
正午时分,厨师将色鲜味美的蛇花鱼摆上了餐桌。白鼻子和王后啧啧称赞,胃口大开。吃兴正浓之时,忽听王后一声尖叫,饭菜随之呕吐了一地,贪吃的王后牙缝里扎入了一根长长的鱼刺。众人连忙用针挑,用手拔,却无济于事。王后气得脸色铁青,坐立不安。白鼻子命宫女扶了王后,来到钓鱼台对面的官井漱口。宫女舀了一瓢清凉的井水,递到王后的跟前。王后满满的喝了一口,屏住息,运足气,“噗”地一声将水喷出。鱼刺随着水的惯性被拔了出来,一颗镶嵌在王后门牙上的金牙也随之拔出,落入深深的官井里。
“掉金牙了!”“掉金牙了!”宫女们吓得立时惊叫起来。白鼻子得到报告,立即差人舀水捞牙。众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舀干官井里的水,掉到井里的金牙也无从找寻。家丑不可外扬。白鼻子严令众人,谁也不许把这殠事张扬出去。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当地的老百姓还是知道了这件怪事。好奇心促使大家三更半夜成群结队地来到掉金牙的地方,千方百计想打捞出这颗贵重的金牙。白鼻子生怕掉金牙被老百姓找着,落下个令人耻笑的话柄。于是就传言说,王后其实没有掉金牙,而是往官井中扔了一颗小岩石,逗宫女们闹着玩儿的。老百姓将信将疑,加之老是寻不着这颗令人眼馋的掉金牙,此后就再也没有人到官井里偷偷寻觅掉金牙了。
渐渐地,人们便把掉金牙唤成了掉井岩。后来,连“掉”字也简化成了“吊”,吊井岩的地名便一直沿袭了下来。
世事如烟,不复古今。当我们踏上吊井岩这块热土时,白鼻子的钓鱼台和王后掉金牙的官井依然如故,而白鼻子和王后却成了历史人物,但透过掉金牙地名的演变,不难看出封建统治者穷奢极欲、愚弄百姓的面目。
金壶井
末代土司白鼻子,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公主。小公主那辫子不抹油,却油黑油黑的;眼珠子不用洗,闪亮闪亮的;脸蛋子不扑粉,嫩白嫩白的;嘴唇不抹胭脂,粉红粉红的。
这一年的夏天,从春到夏几个月没下一滴雨。灵溪河水干了,积谷坡上的禾苗枯了,老百姓的日子没法过了。白鼻子为了新司城金銮殿前鱼塘的金丝鲤鱼天天喝到新鲜水,竟下令将黎民百姓赖以生存的凉水井水用竹枧槽引到塘中喂鱼。一时间,新司城内外怨声载道,为争水而斗殴的恶性事件时常发生。愤怒的土民忍无可忍,纷纷集聚在官府门前静坐示威。白天,他们唱着“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发泄不平;晚上,他们高呼“可杀不可杀?”“可杀!”的口号声此起彼伏。
小公主闻得此声,哪有心思读书习字,更无闲情挑花绣朵,她整天茶饭不香,坐卧不宁。
一天中午,小公主乘人不备,提了一把金壶,从后门悄悄出来,直奔积谷坡上的凉水井。
小公主来到凉水井一看,果然是个好廊场。山,青青的;水,碧碧的。一股清泉从岩石洞中淌出,明澈如镜。可是,那平日里通向老百姓田地的出口都被堵上了,而新开的出口却接上了一根粗大的竹枧槽,一直延伸到金銮殿前的鱼塘。小公主心想,与民争利从来就不是什么好兆头!父王怎么就不明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呢?小公主生气了,她用随身携带的一块织锦堵住了竹枧槽,顺手扒开了通向百姓田地的出水口。待得心情稍微平静下来之后,小公主才在凉水井旁舒展身姿,照了一照,平日里愁苦的脸上添了一丝笑容,越发的显得可爱,就跟天宫里的七仙女差不多。小公主玩了一会儿,也不敢久留,便提了金壶去打水。金壶刚贴近水面,忽然,从洞内钻出一只金霞霞的凤凰来。那金凤凰一口咬住金壶嘴,轻轻地摇摆起来。小公主觉得很好玩儿,她用力一拉,只听“卡咚”一声,水壶被凤凰咬缺了一个口子。凤凰也便松了口,忽地钻进水中不见了。小公主觉得怪可惜的,她想,要是捉住这只漂亮的金凤凰喂养起来,那该有多好啊!这么想着,小公主第二次把金壶放进水里。神奇的是,那只凤凰又从洞里钻出来,样子越发调皮可爱,还对着小公主嘎嘎嘎直叫唤。这一次,凤凰跟小公主较起真来,死死地咬住金壶嘴,任小公主怎么拉,就是不放。小公主一时兴起,运足了气,使劲儿拉,看看拉到了跟前,她双手放了金壶,去捉凤凰,谁知凤凰没有抓住,金壶却沉入水中,连影子都找不着了。
小公主无精打采地回到家里,她把金壶的事闷在心里不跟人说。白鼻子发现丢了金壶,且凉水井的水又被人调了包,于是恼羞成怒,大发雷霆,扬言要杀鸡给猴看看,宫廷内外,上上下下,闹得一刻也不得安宁。小公主怕殃及无辜,不得不承认,金壶是她打落凉水井中的,竹枧槽的水也是她堵塞的,这一切都与别人无关。虎毒不食子。白鼻子无奈,一面派人去凉水井打捞金壶,再往鱼塘引水;一面专人看住小公主,不让她出得家门半步。小公主从此失去了人生自由,急
火攻心,一病不起。
一天晚上,小公主梦见一个提着金壶的青年,湿漉漉地站在她的面前。青年自称凤凰,是溪州土家族首领围猎王的后代。梁开平四年,楚王马殷授彭瑊为溪州刺史后,将围猎王驱逐出猛峒,成就了溪州土司八百年的历史。围猎王身负重伤,兵败龙山洛塔,临终时嘱咐子孙后代一定要报仇雪耻。彭氏土司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为溪州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围猎王的后代深明大义,也就打消了复仇的念头。可是,一旦土司王无道,残害黎民百姓,围猎王的后代决不会袖手旁观。面对白鼻子的荒诞行径,凤凰是可忍孰不可忍。他要求小公主积善成德,做好白鼻子的工作,一定要将凉水井归还于人民。小公主醒来,已是谯楼三鼓,窗外老百姓的正义呼声仍不绝于耳。
第二天,小公主开始绝食。母后望着奄奄一息的小公主,不觉泪如雨下。白鼻子于心不忍,只好张贴布告,延请名医,只要治好小公主的病,什么要求都可以答应。当天下午,一位提着金壶的英俊青年,扯下了布告,自称能医治百病。青年被带到小公主的床前,小公主睁开双眼,面前的青年不是别人,正是梦中见到的凤凰。凤凰望闻问切之后,从药箱里掏出一粒药丸,用金壶的水化开,让小公主服下。小公主奇迹般康复了。白鼻子望着失而复得的金壶和痊愈的小公主,耸了耸白鼻子,哼了一声:“金壶的来路不明,谁能证明是你从凉水井里打捞上来的?要不,我将金元宝散落鱼塘,咱们再试一试?”小公主气得脸色发青,凤凰却微微一笑:“只要大王信守诺言,试试就试试!”晚上,白鼻子从库房取出九九八十一个金元宝,散落入深不见底的鱼塘里。凤凰二话没说,跃入塘中,钻进深水里,将金元宝一个个摸中。晨光微煦之中,劳碌了整整一夜的凤凰摸中了八十个金元宝,还有一个金元宝,就像在跟他躲迷藏,任凭他怎么努力,就是寻它不着。精疲力竭的凤凰无可奈何地爬上岸来,当即被白鼻子五花大绑,打入天牢,听候处置。
面对心狠手辣的白鼻子,小公主再一次陷入绝望之中。入夜,土王宫内歌舞升平,大摆筵席,庆贺胜利;而土王宫外却死一般的静寂,令人不寒而栗。小公主悄悄来至白鼻子的寝宫,她要偷出令牌,救出凤凰。她把轿顶马车早已准备停当,就停在新司城外,事成之后先让凤凰到桑植姑妈家暂避一时,待风波平息之后,再接凤凰回来与家人团聚。白鼻子的令牌就放在寝宫的桌上,小公主得到令牌正要离开,父王睡梦中的胡话却叫她胆战心寒,原来白鼻子偷偷藏起了一个金元宝啊!
小公主从天牢里救出凤凰,凤凰已被折磨得遍体鳞伤,只有进气没有出气了。小公主搀扶着凤凰,借着月色,一步步挪出新司城。这时,白鼻子的追兵举着火把高呼着追赶上来。情急之下,小公主和凤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顷刻间化成了新司城外的一座大山。
这座大山如今就叫凤凰山,正面对着积谷坡呢。积谷坡上的凉水井就叫金壶井,井水还是那么清亮甘甜,常年不断。那停在新司城外马家槽的轿顶马车,也化成了一座高山,名叫轿顶山,正对着桑植的方向。新司城如今改名颗砂,也就是“可杀”的谐音。世世代代居住在永顺颗砂的土家人的水壶,也就有了被凤凰咬缺的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