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应该让懂诗又干净的人来掌门
说明:本文不用论文格式写,用自我对话的形式,也许读起来轻松一些。文中
虚拟了一位“诗友”,与作者郑正西对话,实际是一个人。特此说明。
中国诗歌应该让懂诗又干净的人来掌门
诗友:老郑你好。你的这篇文章《中国诗歌应该让懂诗又干净的人来掌门》,从题目看,似乎是说,诗歌不应该让不懂诗又不干净的人掌门。
郑:没错。你这样审题是对的。不过,我主要不是谈不应该的原因,因为诗歌是一门艺术,写诗是一门学问很深的艺术活。它不是搞爱国卫生运动,不讲卫生的人,只要能说会道,会搞运动,也可以去当领导。我这里主要想举些实例,让大家一起分析,如果不懂诗,又不干净,能不能为诗歌掌门。
诗友:为“中国诗歌”掌门,你能否具体一点,“中国诗歌”的门在哪里?
郑:“中国诗歌”的掌门人,当然指对掌有全国诗歌的呼风唤雨,指点江山的权力的人。“中国诗歌”不是一个行政单位,它是通过中国作协的两个重要文学刊物《诗刊》和《人民文学》中的诗歌部分,来体现权力和影响的。人们通常称之“诗歌国刊”。
诗友:你是说《诗刊》和《人民文学》中的诗歌部分的掌门人不懂诗,又不干净?
郑:《诗刊》和《人民文学》是中国有着优良传统和曾经声誉很高的顶级文学刊物,可是,当国家进入市场经济,举国上下向钱看之后,全国都在玩一种“权力换钱”的交易,诗歌领域不是世外桃源,自然受到污染。特别明显的是,商震离开《人民文学》,把诗歌大权交给了他同伙朱零,他自己成了《诗刊》掌门人。这五年以来,中国诗歌的掌门人其实就是商震一人,朱零是他拉进《人民文学》的,是商震“收养”大的,当然两人是穿一条裤子。
诗友:那就开门见山吧,朱零和商震怎样不懂诗,又不干净?
郑:朱零不用多说了,有人说他是个混混,我看命名他二流子更确切。他有四大特长:会喝酒,会写段子分行,会盯女诗人,会发奖。他把《人民文学》诗歌奖发给他选上的女人,就像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安全套那么简单。他的“著名”诗歌理论是“非虚构诗歌”万岁;他的写诗标准是:不用隐喻,不绕弯子,不用典。这样说吧,中国作协编的诗歌年选本,官场的人,甚至帮官场扫地的人,人人有份,每人一首,都入选了。朱零作为《人民文学》的最高诗官,没选他的。可见他实在惨不忍睹了。不过,他有一个生活乐趣-----
诗友:他有什么生活乐趣?----废寢忘食读各地来稿,是吗?
郑:他有这乐趣就不叫二流子了。他的最大乐趣就是盼呀,等呀,等所谓“《人民文学》新浪潮”诗会早日到来。
诗友:啥意思?
郑:这叫“权力繁殖”,这些诗官觉得,光有发表权还不过瘾“,多制造一些权力机遇,比如没立张三诗歌奖,李四诗歌会,王二麻子诗歌“床上一日游”,等等名正言顺的“繁荣”诗歌的众多名目活动,都要通过他拍板才能入选,他的权力就繁殖了,他得到利益也多了几倍。
诗友:能举一个例子吗?
郑:我发过一篇文章,举的夏午为例,当然是女的。夏午参加过上一届“新浪潮诗会”,朱零又想见她了,于是又要她再来参加这一届“新浪潮诗会”,而且后来又带她去参加一个无关的会。这不是小道消息,网上都有公开报道。朱零是把诗歌权力的按扭安装在他屁股,想要什么,一拍屁股就行。
诗友:我看过他照片,在去年武汉诗歌节台上,他卷起裤腿坐着发呆,很像一个在菜市场摆卖土豆的。
郑:你说起土豆,我想起一个笑话。著名诗人蓝蓝一组诗稿被录用,组诗原题是《疯人歌》,写精神有障碍的下层人物。朱零把组诗题目改成《土豆来了》发表。后来,作者只好在博客重发,恢复原题。
诗友:有意思。再说说朱零的故事。
郑:朱零真不值得多讲。关于朱零的情况,我先后写过多篇文章,全都用事实说明,不搞个人攻击。这些文章在网络诗选首页左下方的“重要文章索引”都可以查阅。
诗友:再说商震?
郑:是的。朱零傻乎乎,但有点“可爱”,他不会戴面具。商震不同,他是戴着面具运行,要为他命名的话,他是诗坛最大的伪君子。指德和才。
诗友:此话怎讲?
郑:我查遍了商震履历,他确实是跑广告的,他的简历上找不出与诗歌有半根毛的关系。因为为《人民文学》捞钱有功,当上了副主编。猪八戒背上了美女,总得把自己打扮一下。朱零不会造商震的谣,他在《驼铃--送商震去诗刊》文中,为我们流露了很多重要信息。商震急忙改装跑广告的形象,使之与“中国诗歌”掌门人身份相符。他把家中闲置的一间屋子挂上牌,叫什么来着“书斋”,接着不断写豆腐块“随笔”,一定要加进之乎者也。文章借古骂今,今天骂这个下流,明天骂那个无耻,唯独他“上流”“有耻”。他四处为诗歌“讲学”,他说诗歌是戒指,所以把自己打扮成“戒指”。你看,他到各地“巡视”都要围上一条比他人还长的“学者围巾”,风度翩翩,远看像闻一多,近看是闻二多。
诗友:他研究古典比朱零游手好闲要好呀。
郑:那是。但研究古典应该是古为今用,而不是为自己贴标签,装学问。更不要半瓢水,不懂装懂。
诗友:他有过吗?
郑:我不可能去专门研究他写的那些装模作样的之乎者也,就说两次“偶遇”吧。一次读到他的随笔《切磋与琢磨》,他把并不难懂的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完全搞错了。这里不细说了,我写过一篇批文,文章网址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ea2fcf0102wabj.html
还有一次更可笑,他在多次“讲学”中说诗人要“琴棋书画”时,他说其中的“书”就是指的多读书。“琴棋书画”中的“书”是指多读书吗?那“喜怒哀乐”中的“乐”是指音乐,会唱歌吗?网上报道说,听了商震讲课,“受益匪浅”,感动得流泪。使我想起了鲁迅的《药》。
诗友:他去各地讲课,是为传授诗歌知识嘛。
郑:他真能有本领传授诗歌知识,那就是中国诗歌的大幸了,他自己都不懂,如何传播?他不懂诗,为什么那么多单位请他去讲呢?因为他有最高的诗歌权力,请他讲课是假,拉上关系,以后方便发表和拿奖,这才是真。他创了《诗刊》历届诗官讲课最高纪录,网上只有新闻报道,没有一次讲稿刊登,据说有时开讲前,他宣布“三大纪律”:不准记录,不准录音,不传播。像回到了地下党年代。他四处游说就是重复那几句话题:诗歌是戒指,诗人要刻苦,大家要团结。像一位老祖母唠叨,唠叨了什么,自己也记不清了。
诗友:能举个实例吗?
郑:他的讲稿是保密的,不许在网上发,网上找不到。有时从报道上透露出一点。比如:
他2014年11月23日在重庆讲课的报道这样写:
商震着重讲了“刃酒琴棋书画”与诗的关系和诗人为什么要具备这几种能力。他认为,刃是要求诗人的诗作要有金属性、刚性、锐气,要有对社会事件的判断,而且要坚定、尖锐、坚毅;酒和诗的共同功能是释放人的情感的通道,酒能挖掘潜能,能掏出心底的秘密;琴即诗的音乐性,要求诗人懂音乐、韵律,吸取民歌的丰富营养;棋指诗歌需要讲究合理布局;画讲究密不透风、疏可跑马,讲究笔断意连、留白。诗人写诗也不要把话全讲完;书即读书,诗人应当每一天都不虚度,多读闲书长营养、长力量。每一天都必须有所得(发现和感悟)。
http://www.cnfl.com.cn/html/news/fl/2014/1123/66659.html
再看他2015年4月18日在宣城讲课的网上报道:
“所谓诗人,这是才子干的事。”商震开宗明义,并用“刃酒琴棋诗书画,风霜雪月花鸟鱼”这14个字来概括才子。“刃酒琴棋诗书画”是能力,“风霜雪月花鸟鱼”是情趣。好的作品,能力和情趣缺一不可。商震深入浅出,并运用举例、比喻多种方式讲了“刃酒琴棋书画”与诗的关系和诗人为什么要具备这几种能力。他认为,刃是要求诗人和诗作要有刚性、锐气,要有对社会事件的判断;酒和诗的共同之处是释放人的情感的通道,酒能把诗人内心的想法挖掘出来;琴即诗的音乐性,要求诗人懂音律;棋指诗歌要讲究合理布局;书即读书,诗人要多读书,读好书;画讲究密不透风、疏可跑马,讲究笔断意连、留白,诗歌也正是如此。
http://www.xuanwww.com/news/xcxw/2015-04/18/content_251741.htm
我说商震你累不累?
钱能带进棺材吗?何苦呀?你把这些重重复复的东东在网上一次发出来,让全国诗人一次知道,免得你去各地重复“放录音”,你把重复的时间节省下来,坐在北京老老实实看各地来稿,务点正业,不好吗?
诗友:我去看了报道,说是听了商震讲课,“好评如潮”。
郑:没办法。中国人就是奴性难改。按说,诗人是叛逆的人群,现在也这样。很可悲!我分析这些拍权力马屁的所谓诗人,把写诗当买彩票,写不出好诗,只好讨好权力,希望“中奖”。他们太天真了,除非你愿付出很大的代价,才会和你推杯换盏,和你“谈婚论嫁”。多少人跟着权力尾气吸了多少年,也未被权力发表一首。这些没出息的写诗可怜虫,丢掉幻想吧!要么回家种红薯吧!
不过,多数人心中有数,懂真懂假。请看一个对比很明显:
商震在鲁院讲课的文章,3人转载,1人收藏
同样是《诗刊》掌门人李小雨,她在廊坊文学院的一次诗歌讲座,讲稿全文发表,你看多少人转载和收藏: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是最有说服力的。
诗友:商震讲了他自己都记不淸的课,不能说都不触及诗歌实质吧?
郑:宁愿他不触及,他讲夏天是热的,冬天是冷的,虽然是废话,至少没错。他一触及诗歌实质就让人惊恐。比如说,他说诗歌不要写政治,写政治的诗人有野心;他说诗歌不要写哲学,哲学是诗歌的儿子;他说不该写禅诗,原因是现在很多假和尚,他提醒大家不要和禅粘得太紧(这话像在说相声,超过侯宝林了)。前面讲了朱零有“三不”,商震也有“三不”。就是这样一对不入流的“诗宝贝”在掌控中国诗歌的命脉!
诗友:那就说说他的诗歌作品吧,走进诗坛,遍地都喊商震“著名诗人”。
郑:这里不可能详谈他的诗歌。他的诗只能说好过朱零,但也是扁平浅的口语类初学水平。我记得,我对他的称为代表作的《劣根》、《去西夏王陵》、《鬼吹灯》都评过,有兴趣可去搜索。用文本说话,不服我的评的可以写反评。称他为“著名诗人”是因为崇拜权力,不是敬畏诗歌。我不止一次在文章中说过,朱零和商震,给我们网络诗选当栏目主持人都不合格,这不是奚落他们,而是用文本说话。
诗友:我听一朋友说,商震一次去他们那里出席一个会,讲完话就要去机场,去出席另一个会。看他脸色苍白,马不停蹄。为诗歌,他没功劳有苦劳呀。
郑:你只看到他脸色苍白,他口袋里的红包通红是不会让你看到的。假如,商震每次去外地,身后都有一名中纪委的人陪去,不许收礼,看他还停不停蹄?美其名曰为诗歌奔波,我看是不务正业。
诗友:你以为什么是诗歌的正业?
郑:不是我以为,真正的诗人都知道,诗坛应该像医院,禁止喧闹;写诗应当像生孩子,闭起门来怀孕,关起门来分娩。《诗刊》应该充分利用体制给予的呼风唤雨权力,利用刊物、微信、博客,安静地坐下来,带领大家好好研究诗歌,倡导正能量诗风,开展对诗不对人的诗歌批评。现在相反,四处建“基地”,到处搞诗赛,使劲炒作余秀华,让《诗刊》越来越不得人心。一位企业主管曾在网络诗选留言说,他们免费给爱好诗歌的职工订的《诗刊》,去年大家提出不要了。
诗友:也不能说朱零、商震没发过一首好诗吧?
郑:我从来没这样说过。气候和天气是两个不同概念,说某地气候不好,不等于说没晴朗过一天。瞎子摸象有时也摸着了鼻子。再说,好的作的掩护,更便于办私事。这是常识。
诗友:他们不是树立了诗歌名星吗?
郑:是的,他们有权有钱,不但大张旗鼓树,还八万十万的发钱。树什么样的人为星,直接反映出诗观和诗学主张。他们大树特树的是荣荣、雷平阳、沈浩波。我们网络诗选崇拜的可以说几个例子,比如女诗人路也、蓝蓝、苏浅、李南、池凌云,近一点的有寒烟、张洁、李明月、红娃,等等;男诗人比如朵渔、西棣、默雷、西望长安,近一点的有江帆、马休,等等。我们提倡安静写诗,文本为证。我们喜欢的这些诗人,他们不会感兴趣。
诗友:最后能否说说他们的“不干净”?
郑:其实以上说了,以诗谋私是干净吗?去年底网上公开过的,《诗刊》社和苏州科技城办的诗歌奖,商震和荣荣拿走了头奖,《诗刊》主编助理刘立云也拿了奖。把真正参赛的诗人作品列一些作为“优秀奖”忽悠一下。商震的座右铭是“修己以敬”,就是修养自己,让周围的人们安乐。你看多好所,多崇高。就这次自己办奖自己得奖来说,他“修己”了吗?对真正的参赛群众“以敬”了吗?我说商震是诗坛最大的伪君子,决不是诬陷他。像这次携手荣荣获头奖,这样露骨的丑闻,新诗百年,古诗千年,只有在商震掌门时才出现。不公开的你可以想象有多少?
至于道德的事,总不能把不的是床下的臭事也写到网上吧。但愿商震是诗坛道德模范!
( 完 )
本文同期声:
《诗刊》不可推缷的几个职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ea2fcf0102wgc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