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解一知半解 时间:2013年6月17日
闲话少说,我们看看以下国内一流的研究、检测部门多年来的检测记录吧,自己判断转基因大豆油到底是不是安全无害:
1。《中国油脂》 2002年2期 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实验室 《PCR法定性检测食用油脂中转基因成分》:
【摘要】:食用油脂(尤其是精炼油)被认为几乎不含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针对食用油脂中DNA含量极低、破坏严重的特点,成功地建立了食用油脂中DNA提取方法,并从中检测出玉米、大豆内源基因(IVR, Lectin)以及外源抗虫基因[CryIA(b)] 和抗除草剂基因(EPSPS),为油脂进行核酸类生物性检测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
2。《华北农学报》 2004年1期 天津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辽宁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大豆色拉油中转基因成份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针对大豆色拉油中DNA较难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充分乳化、延长醇沉淀时间和反复富集小片段DNA等措施,有效地从大豆色拉油中提取到DNA,并通过大豆特异内源基因扩增得以证明。从两个不同品种商品大豆色拉油中检测出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外源调控序列,并通过增加所用DNA模板用量检测出目的基因EPSPS序列,建立了大豆色拉油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
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07年 安徽大学 《食用油DNA提取方法及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的研究》:
该论文明确说明:“通过优化实验对普通PCR法检测外源基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最佳反应条件”、“可提供一种比普通PCR更可靠灵敏的转基因成分定性检测方法”。
4。《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6月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转基因大豆及其深加工产品的PCR检测》:
【摘 要】:以PCR技术为基础,建立了从大豆及其深加工产品中检测转基因成分的方法.大豆及其深加工产品采用改良的CTAB法进行DNA提取纯化,大豆色拉油DNA则用试剂盒方法进行了提取纯化.对提取的DNA用PCR方法对大豆特异性内源基因lectin进行扩增,设计CaMV35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特异性引物对其是否含有转基因成份进行初步的定性PCR筛选,并用抗除草剂基因CP4EPSPS对阳性结果进行确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对大豆深加工产品的DNA有很好的提取效果,而试剂盒方法对色拉油的DNA有良好的提取效果;PCR检测转基因的方法快速高效,检测结果与标准相符.
5。《中国油脂》 2007年8期 广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食品中心 《食用大豆油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
【摘 要】:食用油脂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是当前食品检验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针对食用油脂中DNA含量极低、DNA序列片段短、破坏严重的特点,建立了食用油脂中DNA提取方法,通过实时荧光PCR可检测出大豆内源基因(Lectin)以及外源抗除草剂基因EPSPS,为食用油脂进行核酸类生物性检测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
6。《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 河北农业大学 《五重PCR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其食用油脂的研究》
【摘要】: 随着转基因产品商品化,转基因植物、动物、微生物加工而成的转基因食品在传统食品市场中的份额在不断加大,转基因食品已经不知不觉的走进了人们的餐桌,进入了食物链。然而,转基因食品中含有新的遗传物质,即外源DNA以及由外源基因编码的新蛋白,而传统食品是不存在这些情况的,并且传统食品是经过人类几千年的食用证明是安全的,因此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难题;由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确定,因此,目前各国对转基因食品都采用标签制度进行管理,所以急需建立一套能够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准确、快速检测的方法。 根据已经商品化的转基因大豆种类,确定了以35S启动子(Cauliflowermosaicvirus 35S,CaMV3 5S)、Nos终止子(Nopalinesynthase,Nos)、NPTⅡ、CP4-EPSPS四种外源基因和大豆内源基因(Lectin)为检测的目的片段,建立了五重PCR反应体系,并采用改进的方法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实现了四个外源基因的特异性同步检测,检测了已知转基因大豆、市售大豆和转基因食用油脂,确定了检出限为0.1%。 五重PCR反应体系最终确定为:总反应体系为58.5μL。其中包括0.5μL(5U/μL)Taq,5μL 10×PCR buffer,4μL dNTPs混合物,6μL Mg~(2+),Lectin正向和反向引物各为2μL,CaMV正向和反向引物各为1.9μL,NPTⅡ正向和反向引物各为1.91μL,CP4-EPSPS正向和反向引物各为2μL,NOS正向和反向引物各为1.7μL,模版4μL,ddH_2O 201μL。五重PCR反应体系扩增条件:94℃预变性5min,在按94℃40s→57℃30s→72℃30s进行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6min。PCR反应产物在2%的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结果。对PCR扩增产物进行了DNA测序,CaMV35S、NOS、NPTⅡ、CP4-EPSPS、Lectin的PCR扩增产物DNA序列与文献报道的靶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100%、95%、99%、100%、99%,从而证实PCR扩增产物确为目的扩增产物。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表明,五重PCR是一种可行有效的转基因大豆及豆制品检测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7。《食品安全导刊》 2008年1期 北京农业大学 《食用油脂的转基因检测》: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除卫生标准中的酸值、过氧化值、羰基值和黄曲霉毒素外,人们对食用油脂的检验需求已逐渐扩展到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当转基因食品成为又一食品安全话题之后,如何鉴别食用油脂是否为转基因食品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提供了一种食用油成品的转基因检测方法,供业内人士参考。
8。《江苏农业学报》 2008年6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食用大豆油中DNA的快速提取和转基因成分定性检测》
【摘要】:转基因生物(GMO)制品中转基因成分检测的难点在于深加工产品中DNA的提取。本试验以食用大豆油为研究对象,研究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的大豆深加工产品DNA提取的新方法。利用大豆内源基因Lectin设计引物,对所获得的DNA进行PCR检测,结果证实通过本方法提取的DNA纯度足以进行PCR反应。利用转基因大豆转化载体序列设计引物,进一步对其转基因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用本方法从转基因大豆油中提取的DNA含有转基因成分.
9。《生物信息学》 2009年3期 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色拉油中转基因成分的PCR检测》:
【摘要】:本文介绍了色拉油中DNA的快速提取法和PCR检测的方法。通过针对转基因大豆不同目的基因序列设计的两对引物来检测DNA。结果显示PCR方法简捷有效、灵敏且专一性强。本研究采用了一种稳定有效、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的DNA提取方法,可以促进食用油脂检测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10。《食品工业科技》 2012 年6期 南京农业大学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PCR法定性检测大豆食用油中转基因成分》:
【摘要】:针对大豆食用油中核酸含量低且被严重破坏、DNA难以提取的问题,对CTAB法进行优化,有效从食用油中提取到可用于PCR扩增反应的DNA模板。同时定性检测出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外源调控序列启动子CaMV35S、终止子Nos及目的基因CP4-EPSPS序列,成功建立了基于PCR技术在大豆食用油中快速检测转基因成分的方法。
半解一知半解 新浪博客
做详细了解。

